Collection: 宣教系列

宣教系列

宣教系列

There is 16 product.

{* *} Grid
Grid
List
>List-2
catalog
Sort by
洞燭先機:中共宗教政策及三自會論評

cc-my

就目前海峽兩岸局勢來看,其中正在互相招手,進行多方面的兩岸交流,其中也包括宗教層面。這是當前趨勢,將來如何演變尚不得而知,作者建議台灣教會應從歷史角度,從理論層面以及大陸信徒的經歷,對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過去所作的一切和當前角色有一番正確的了解。

RM35.00 MYR
洞燭先機:中共宗教政策及三自會論評

cc-my

就目前海峽兩岸局勢來看,其中正在互相招手,進行多方面的兩岸交流,其中也包括宗教層面。這是當前趨勢,將來如何演變尚不得而知,作者建議台灣教會應從歷史角度,從理論層面以及大陸信徒的經歷,對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過去所作的一切和當前角色有一番正確的了解。

RM35.00 MYR
被忽視的成熟莊稼

cc-my

全球客家人口約8000萬:中國大陸6500萬,印尼1000萬,台灣400萬,信主的比例平均不到1%,按宣教學的定義,可說是華人中「最大的未得之民」!

作者對客家族群充滿負擔,曾多次進出中國原鄉傳福音。她大聲疾呼客家人並非福音的「硬土」,而是欠開墾的「荒土」,更是等待我們去耕耘與撒種的「沃土」!

書中建言具體可行:建立客家宣教神學,從客家遷移史切入福音信息,並從客家人重視家庭、看重孝道來推行追思三禮等敬祖事工,掃除客家人信主障礙,是不可多得的客家宣教實用手冊。

唯願關心宣教事工者都能人手一冊,舉一反三,從中得益,並為客家福音人材的培育代禱,使客家得救人數倍增!

RM58.00 MYR
被忽視的成熟莊稼

cc-my

全球客家人口約8000萬:中國大陸6500萬,印尼1000萬,台灣400萬,信主的比例平均不到1%,按宣教學的定義,可說是華人中「最大的未得之民」!

作者對客家族群充滿負擔,曾多次進出中國原鄉傳福音。她大聲疾呼客家人並非福音的「硬土」,而是欠開墾的「荒土」,更是等待我們去耕耘與撒種的「沃土」!

書中建言具體可行:建立客家宣教神學,從客家遷移史切入福音信息,並從客家人重視家庭、看重孝道來推行追思三禮等敬祖事工,掃除客家人信主障礙,是不可多得的客家宣教實用手冊。

唯願關心宣教事工者都能人手一冊,舉一反三,從中得益,並為客家福音人材的培育代禱,使客家得救人數倍增!

RM58.00 MYR
宣教护照 Mission Passport

cc-my

主耶稣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马太福音28:18-20

RM10.00 MYR
宣教护照 Mission Passport

cc-my

主耶稣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马太福音28:18-20

RM10.00 MYR
教会终极挑战 – 宣教导向的门徒训练

cc-my

本书主要从圣经神学探讨以宣教导向的门徒训练理念与策略,藉此唤起华人信徒对门徒训练的关注。期盼读者能一同突破一般人认为中小型堂会的诸多限制。中小型堂会如何能进行范式转移,发挥和善用其特性,为基督塑造更多以宣教导向的门徒。

本书分五部分:由前言带出现今香港教会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探索中小型堂会特性、优势与不足之处,并从启示、圣经、宣教、历史、环境局势等角度了解门徒训练对现今主流教会的启迪,期望能查找教会存在的目的与方向。

RM58.00 MYR
教会终极挑战 – 宣教导向的门徒训练

cc-my

本书主要从圣经神学探讨以宣教导向的门徒训练理念与策略,藉此唤起华人信徒对门徒训练的关注。期盼读者能一同突破一般人认为中小型堂会的诸多限制。中小型堂会如何能进行范式转移,发挥和善用其特性,为基督塑造更多以宣教导向的门徒。

本书分五部分:由前言带出现今香港教会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探索中小型堂会特性、优势与不足之处,并从启示、圣经、宣教、历史、环境局势等角度了解门徒训练对现今主流教会的启迪,期望能查找教会存在的目的与方向。

RM58.00 MYR
21世紀的呼召

cc-my

「跟隨耶穌既是世人最偉大的機會,同時也是最崇高的挑戰。拉伯頓生動刻劃出人生的終極路途。」
──奧伯格(John Ortberg)
美國加州門洛帕克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許多人對於自己的人生與這個世界有什麼關聯,滿腹疑問。人生在世,有何意義?
身而為人,有何目的?我們為什麼在這裏?
活著有什麼原因?
如果真有,我們如何知道?

這些問題可能是源於喜樂的美好初衷,也可能是源於生活周遭或世界上令人顫慄的現實。環顧四圍,我們不禁感到疑惑、痛苦、煎熬,但這都是歷世歷代教會內外的人詢問的問題。

讀者將會在本書發掘這些問題,也受邀深度反思與採取行動,以回應你內心最深層的衝擊。

RM55.00 MYR
21世紀的呼召

cc-my

「跟隨耶穌既是世人最偉大的機會,同時也是最崇高的挑戰。拉伯頓生動刻劃出人生的終極路途。」
──奧伯格(John Ortberg)
美國加州門洛帕克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許多人對於自己的人生與這個世界有什麼關聯,滿腹疑問。人生在世,有何意義?
身而為人,有何目的?我們為什麼在這裏?
活著有什麼原因?
如果真有,我們如何知道?

這些問題可能是源於喜樂的美好初衷,也可能是源於生活周遭或世界上令人顫慄的現實。環顧四圍,我們不禁感到疑惑、痛苦、煎熬,但這都是歷世歷代教會內外的人詢問的問題。

讀者將會在本書發掘這些問題,也受邀深度反思與採取行動,以回應你內心最深層的衝擊。

RM55.00 MYR
效法耶穌的服侍

cc-my

【榮獲2007年第三屆金書獎「翻譯–教會事工類」銀獎】

今天太多牧者和基督徒領袖筋疲力竭,甚至想放棄事奉。費蘭度認為箇中原因,是太多教會過分專注於事奉技巧,卻忽略了領袖應有的生活方式。正如他所説的:「也許在今天的領袖訓練中最需要的,是指引他們怎樣活得合乎聖經的教導。」
 
費蘭度從馬可福音一章窺探主耶穌持久事奉的祕訣,歸納出一些基本的原則,能促進有果效而喜樂的事奉。他藉著主耶穌的傳道職事,顯明事奉的人必須認同其服侍對象、被神確認並從祂得力、著重團隊事奉……並以這些來作為事奉的核心。
 
耶穌説:「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可十45上)每個信徒都是事奉神的人,讓我們同來效法這位最偉大的師傅,培養出能持久而多結果子的事奉生命,作個忠心事奉神的人。
 
 
「亞洲福音派的教會領袖,能夠在全球基督教信徒中有發言權的,費蘭度是極少數之一。在《效法耶穌的服侍》一書中,筆者感受到費蘭度不是一位空談的理論家,他是行動和反思兼備的神學工作者,他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北美式市場導向的牧養技巧。費蘭度看重的是本於聖道的事奉理念,惟有扎根於『道』,才能有堅而持久的事奉。面對當今『道』『術』不分的世代,,若事奉者好『術』輕『道』,,浮現『術』多『道』少的失衡現象,此書不失為逆向潮流的忠告。全書的架構建基於馬可福音一章所呈現耶穌事奉的面貌與韻律:祂甘於認同、靈裡得力、獲得肯定、忙中退修、尋求主旨、渴慕主道、面向惡者、傳揚佳音、建立團隊、培育後進、激勵服侍、醫病趕鬼、探訪關懷與代禱服侍。本書全面而平衡地向教會領袖描繪整全的事奉觀,既有『道』的養料,又有具體可行的應用。」
──胡志偉牧師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我所認識的費蘭度不單是個滿有聖靈恩膏的傳道者,也是位克己立群的行道人。在斯里蘭卡內戰的高峰期,外國的教會、神學院、機構等不斷向他招手,他都一一婉拒。他認為教會肢體之間從起初就是一個甘苦與共的群體,直至今天,神仍要求屬靈領袖與信眾共度時艱。本書是費蘭度多年事奉經驗的結晶。他以馬可福音作為骨幹,以耶穌基督和門徒為榜樣,再加上其他經文,道出事奉神的人所需要留意的十四個範疇。我極力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會挑戰你的事奉哲學,也能更新你的事奉方向。」
──莫陳詠恩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
RM64.80 MYR
效法耶穌的服侍

cc-my

【榮獲2007年第三屆金書獎「翻譯–教會事工類」銀獎】

今天太多牧者和基督徒領袖筋疲力竭,甚至想放棄事奉。費蘭度認為箇中原因,是太多教會過分專注於事奉技巧,卻忽略了領袖應有的生活方式。正如他所説的:「也許在今天的領袖訓練中最需要的,是指引他們怎樣活得合乎聖經的教導。」
 
費蘭度從馬可福音一章窺探主耶穌持久事奉的祕訣,歸納出一些基本的原則,能促進有果效而喜樂的事奉。他藉著主耶穌的傳道職事,顯明事奉的人必須認同其服侍對象、被神確認並從祂得力、著重團隊事奉……並以這些來作為事奉的核心。
 
耶穌説:「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可十45上)每個信徒都是事奉神的人,讓我們同來效法這位最偉大的師傅,培養出能持久而多結果子的事奉生命,作個忠心事奉神的人。
 
 
「亞洲福音派的教會領袖,能夠在全球基督教信徒中有發言權的,費蘭度是極少數之一。在《效法耶穌的服侍》一書中,筆者感受到費蘭度不是一位空談的理論家,他是行動和反思兼備的神學工作者,他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北美式市場導向的牧養技巧。費蘭度看重的是本於聖道的事奉理念,惟有扎根於『道』,才能有堅而持久的事奉。面對當今『道』『術』不分的世代,,若事奉者好『術』輕『道』,,浮現『術』多『道』少的失衡現象,此書不失為逆向潮流的忠告。全書的架構建基於馬可福音一章所呈現耶穌事奉的面貌與韻律:祂甘於認同、靈裡得力、獲得肯定、忙中退修、尋求主旨、渴慕主道、面向惡者、傳揚佳音、建立團隊、培育後進、激勵服侍、醫病趕鬼、探訪關懷與代禱服侍。本書全面而平衡地向教會領袖描繪整全的事奉觀,既有『道』的養料,又有具體可行的應用。」
──胡志偉牧師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我所認識的費蘭度不單是個滿有聖靈恩膏的傳道者,也是位克己立群的行道人。在斯里蘭卡內戰的高峰期,外國的教會、神學院、機構等不斷向他招手,他都一一婉拒。他認為教會肢體之間從起初就是一個甘苦與共的群體,直至今天,神仍要求屬靈領袖與信眾共度時艱。本書是費蘭度多年事奉經驗的結晶。他以馬可福音作為骨幹,以耶穌基督和門徒為榜樣,再加上其他經文,道出事奉神的人所需要留意的十四個範疇。我極力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會挑戰你的事奉哲學,也能更新你的事奉方向。」
──莫陳詠恩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
RM64.80 MYR
迎向甘苦的服侍 The Call to Joy & Pain

cc-my

弔詭的基督徒人生,是苦中有甘。此書有助人從聖經角度認識苦難,做個快樂和順服的信徒。信徒並非追求受苦,但是當苦難臨到,我們能以信心的眼睛來看待它,認為這是於我們有益的。假如受苦能使我們更靠近基督,也有助教會成長,那麼我們就該像保羅一樣,存喜樂的心迎向苦難,學做教會的僕人。

本書以30篇 聖經默想文章的形式來闡述有關內容,可以作為一個月的靈修導讀本。
RM53.90 MYR
迎向甘苦的服侍 The Call to Joy & Pain

cc-my

弔詭的基督徒人生,是苦中有甘。此書有助人從聖經角度認識苦難,做個快樂和順服的信徒。信徒並非追求受苦,但是當苦難臨到,我們能以信心的眼睛來看待它,認為這是於我們有益的。假如受苦能使我們更靠近基督,也有助教會成長,那麼我們就該像保羅一樣,存喜樂的心迎向苦難,學做教會的僕人。

本書以30篇 聖經默想文章的形式來闡述有關內容,可以作為一個月的靈修導讀本。
RM53.90 MYR
文化:在宣教中缺少的一个环节

cc-my

本书参考了哲学(信仰和世界观)、物理学、社会学、传播学,
甚至人类宗教的各方面,说明文化与宣教工作的关系,帮助教会和宣教士提高及增强对跨文化的认识,找到与文化相关的新观念与新方法,更有效地传播基督教的福音信仰。

RM30.00 MYR
文化:在宣教中缺少的一个环节

cc-my

本书参考了哲学(信仰和世界观)、物理学、社会学、传播学,
甚至人类宗教的各方面,说明文化与宣教工作的关系,帮助教会和宣教士提高及增强对跨文化的认识,找到与文化相关的新观念与新方法,更有效地传播基督教的福音信仰。

RM30.00 MYR